詞條
詞條說明
漢族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飲食習俗。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“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與飴”贊美月餅,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。到了元代,相傳人們曾利用饋贈月餅的機會,在月餅中夾帶字條,約定八月十五夜,同時行動,殺死趕走蒙古“韃子”。到了明代,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較加普遍。明·沈榜《宛署雜記》載:“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餅相遺,大小不等,呼為月餅。”《酌中志》說:“八月,宮中賞秋海棠、玉簪花。自初一日
月餅,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,以后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。《西湖游覽志》稱:“民間以月餅相饋,取團圓之義。”東坡以“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和飴”來贊譽月餅 。相傳我國古代,帝王就有春天祭日、秋天祭月的禮制。在民間,每逢八月中秋,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。“八月十五月兒圓,中秋月餅香又甜”,這句名諺道出中 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。月餅較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,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,作為
廈門夏商集團 從學習到婚姻無處不在 “時間就是金錢,效率就是生命”,這句普通的口號,成為當下很多人生活的真實寫照。隨著社會的進步、科技的發展,生活節奏越來越快,為了追求速度,我們當代人“趕時間”蔚然成風。沒時間處理感情,只好速配閃婚;沒時間旅游,只好走馬觀花;沒時間學習,只好報速成班??我們將這些只求速度不求內涵的生活方式統稱為“快餐式”。當生活中“快餐”越來越多,原本美好的東西,也在悄然改變?
中秋節吃月餅的習慣,在我國歷史悠久。關于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,有不同的說法 。普遍的說法是:唐朝時,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,平定其屢次的侵犯,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,轉戰邊塞,結果屢建奇功。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京。為了慶祝勝利,京都長安城內外鳴炮奏樂,軍民狂歡通宵。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,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。太宗李世民大喜,接過裝璜華麗的餅盒,取出彩色圓餅,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:“ 應
公司名: 廈門夏商營養餐有限公司
聯系人: 宋經理
電 話: 0592-5105201
手 機: 15259290827
微 信: 15259290827
地 址: 福建廈門湖里區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枋湖西路39號六樓東側
郵 編: 361000
公司名: 廈門夏商營養餐有限公司
聯系人: 宋經理
手 機: 15259290827
電 話: 0592-5105201
地 址: 福建廈門湖里區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枋湖西路39號六樓東側
郵 編: 361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