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條
詞條說明
古代祭祀或宴饗時用的樂器。是一種簡單的打擊樂器。隨著青銅文化的開始,在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鐘,古屬八音之一金類。由王孫鐘上的銘文:“用享以孝,于我顯祖文考。……用宴以喜,用樂嘉賓父兄,及我朋友”,可以證明鐘是宗廟及宴會時的樂器。較初的鐘大約是由商代的鐃發展而來的。現在所見較古的鐘是西周時代的。在歷代所鑄的鐘里,期間或有鐵鑄的,但絕大多數還是銅鑄的鐘。 佛教法器銅鐘發音宏亮而悠揚,自佛教傳入中國開始
銅鼎,銅鐘,銅鼎廠家,銅鐘廠家,園林銅雕廠家-河北恒保發商貿有
恒保發銅雕銅鼎在銅鼎制作生產方面,有自己*特的銅鼎生產工藝,生產了公司銅鼎、寺廟銅鼎、青銅鼎、大型銅鼎、廣場雕塑銅鼎、景觀雕塑銅鼎等工程產品。美學家李澤厚認為,中國青銅器以其“特有的三足器--鼎為**代表,器制沉雄厚實,紋飾獰厲神秘,寺廟銅鼎安裝,刻鏤深重凸出”,是我國青銅藝術成熟期較具審美**的青銅藝術品。現代漢字中的“鼎”字雖然經過了甲骨文、金文、小篆、隸書等多次變化,銅鼎工藝品,但仍然保留著
銅雕佛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因佛教的興起而*發展起來的一種造像形式,用銅和青銅鑄造而成,表面鎏金,多供奉在家中、宮中和佛寺之中, 現存較早的銅雕佛像是公元3-4世紀的作品,故而可以認為三國兩晉十六國時期是中國金銅佛造像的發展階段。從南北朝到隋唐,是中國銅佛像較興旺的階段。唐以后,銅佛像逐漸衰落。元、明、清三代,因藏傳佛教的興起,銅佛像再度流行。有漢式與藏傳兩種形式,漢式造像特征分明,既顯得儀態端莊
鼎,古代原是飪食器,后來變為統治**政治權利的重要象征,視為鎮國之寶和傳國之寶,也是“明貴賤,別上下”等級制的標志。史載,天子九鼎,諸侯七鼎,卿大夫五鼎,士三鼎或一鼎。鼎,是中國古代較重要的一種禮器。現如今,恒保發銅雕公司為客戶專業設計定做過多種樣式的銅鼎、寶鼎,主要用在開業慶典,寺廟祭祀,辦公場所擺放,酒店銀行等門口擺放。如今人們訂購銅鼎用于商業禮品也越來越流行,不僅會有各式各樣的大型銅鼎,甚
公司名: 唐縣恒保發商貿有限公司
聯系人: 李立保
電 話: 0312-4981125
手 機: 13832245147
微 信: 13832245147
地 址: 河北保定唐縣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田家莊
郵 編: 072350